▲(圖/翻攝pixabay)出社會後進入職場,難免碰上瓶頸或是需要克服的關卡,若是不幸遇上失業難關,則會開始關注相關的勞工權益,而網路上時常討論著,若勞工請領失業給付的話,是否就會影響勞保年資?對此勞保局解釋,「勞工保險」與「就業保險」是兩種不同的社會保險制度,失業給付屬於「就業保險」的給付項目,所以領滿失業給付並不會影響勞保年資。根據勞保局針對「失業給付」的規定,被保險人需同時具備「非自願離職」、「離職退保前3年內,就業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向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14日內仍無法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等條件,即可請領失業給付。請領方式要先向雇主申請離職證明書,再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申請失業認定及接受就業諮詢,如果就業服務機構無法在14天內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勞工就能領到勞保局核發的失業給付。「就業保險」目的是協助失業民眾早日重返職場,而「失業給付」只是在於提供失業民眾在求職期的薪資補助,為了避免民眾濫用失業給付,就業保險法除規定民眾請領失業給付時,必須在失業前3年的加保年資合計滿1年外,也規定失業民眾若在給付期間領滿失業給付,則就業保險的年資就要重新計算。這裡所指的保險年資,是就業保險的保險年資,並非勞工保險的保險年資,所以領滿失業給付並不會影響勞保老年給付的年資。不過勞保局提醒,勞保老年給付與失業給付不能同時請領,因為根據就保法規定,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者,就不得核給失業給付;而若請領失業給付期間又領取老年給付者,即不再核給失業給付。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平均月加班15.9小時 勞動部:9成有領加班費或補休年金被砍差很多?年輕軍公教揭「6殘酷真相」被推爆違法? 只憑一紙公告資遣1024名員工 勞動部:尚未定論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咚咚隆隆鏘、咚咚隆隆鏘。這週開始迎接年假的到來,很多的爸媽可能已在準備大包小包返鄉過年,有的可能正煩惱孩子在回鄉的路途上是否會安然的渡過。然而,返鄉過年除了考驗爸爸的塞車耐心、媽媽的廚藝精湛,最重要的是孩子面臨到『食衣住行』皆不同的狀況下,他們能如何安全的不NG過關,讓爸媽能過個好年,對孩子及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台北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陳俊宇職能治療師表示,其實父母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您也可以很優雅迎接春節連假的到來。孩子「食」的部分過年返鄉,父母所面對的頭號問題就是孩子食的部分。傳統的習俗總是在過年期間準備很多的糖果,舉凡冬瓜糖、娃娃酥等。所以父母不管帶孩子到哪裡拜年聚會,總是可以在每家的餐桌上看到這些『糖果的誘惑』。然而,當長輩將這些『好意的春糖』拿給孩子時,做父母的應該要怎麼辦呢?大陳老師小錦囊:建議父母,可以先事前準備孩子可以食用的零食,將面臨長輩春糖大軍來襲前,給予孩子替換的準備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而,父母事先與孩子的約定也非常重要,父母千萬不可以因為『過年』而調整平日與孩子約定好的原則。然而徐嘉賢醫師在2018年也給予過年孩子的飲食建議,針對兩歲以上的孩子一天不超過六茶匙(25克的糖),兩歲以下盡量不要接觸到人工添加糖的食物,含糖飲料的部分一星期不超過240毫升。因此,父母不訪以此為參考來調整孩子過年『飲食的部分』。孩子「衣」的部分在過年期間,傳統的習俗要『穿新衣戴新帽』。然而,很多的爸媽在挑選孩子新衣時,除了注重款式好看以外,衣服的材質其實是很重要的。很多有觸覺敏感的孩子會避免穿粗糙質地的衣服,對於衣服標籤、鬆緊帶及衣服的車邊非常的敏感,並且會不喜歡衣服上的標籤。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觸覺敏感的孩子,父母千萬不可因為過年而減少孩子減敏感的活動,觸覺刷的準備及平日的減敏感遊戲活動,都必須持續的給予孩子,甚至爸媽不訪在年夜飯後,與孩子們來個減敏感遊戲,讓孩子能開心領紅包之餘也能持續進步喲! 大陳老師減敏感遊戲(年夜火鍋遊戲):父母可先請孩子們自己命名要當什麼火鍋料,之後利用家中棉被或是抱枕,將火鍋料依序放入火鍋中(棉被/抱枕),父母可將孩子們包裹起來並提供適當的重量,給予孩子觸覺刺激。孩子「住」的部分過年期間,很多的父母會返鄉過年或是出外走春,針對會認床的孩子也是父母最頭痛的問題。針對較小的嬰幼兒,請父母可以用開心的表情告知寶寶『要出門去找阿公阿嬤囉~』,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而不告知孩子,因為環境的變動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表現。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會認床的孩子,父母不訪可攜帶孩子較熟悉的被子或是娃娃,降低孩子的焦慮。並且父母需特別注意,切勿因外出遊玩而影響孩子平日的生活作息時間。大陳老師相信很多的父母會因為難得與親戚朋友相聚,難免會聚到盡興。但其實醫學文獻指出對於孩子來說,規律的睡眠時間是影響孩子專注力與學習力的關鍵,如不想孩子有『開學症候群』的父母,請務必注意孩子的睡眠時間唷!孩子「行」的部分去不同的環境拜年或是聚餐,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針對先天氣質較敏感的孩子,父母的預告與事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氣質敏感的孩子,父母可以先預告等等會拜訪哪些叔叔、阿姨或是長輩。並且告訴孩子等下有可能會遇到哪些孩子,他們可以進行什麼遊戲,並約法三章哪些區域可以玩,又或者父母可以先準備桌遊或是玩具,讓孩子能在大人聊天時,能有事做而不空等。針對年夜飯或是聚餐,孩子常常可能吃到一半專注力就被旁邊的孩子、電視影響,一頓飯可能常常吃到一半不是跑掉就是東張西望,讓優雅的爸媽總是『氣到說不出話來,只能回家算總帳』的狀況,但其實父母可以優雅地解決。大陳老師小錦囊: 1.明確的告知孩子吃到哪樣菜就能下餐桌。以前大陳老師的爸媽總是告訴我,年夜飯每一樣菜都必須吃到,才能離開餐桌,所以大陳老師總是希望水果趕快上,這樣就能去玩了!但殊不知水果總是最後出現的。因此,父母與孩子下餐桌的約法三章,請明確給予,切勿渾沌不明,讓孩子沒有目標而努力。 2.請給予孩子參與的機會,例如年夜飯的準備,除了媽媽辛苦展示廚藝外,家中的神隊友爸爸與孩子可以一起參與,讓孩子參與其中,而增加飲食動機。 3.請不要一直幫孩子夾菜,夾菜的生活技能需從日常生活中訓練,讓孩子自主夾菜,除可訓練大小肌肉外,也能增添孩子的生活職能並且增加孩子自主性與獨立性,更不會讓孩子覺得『怎麼菜永遠吃不完啊~~~~』以上大陳老師錦囊給全年無休辛苦的父母們參考,祝每位父母都能在新春裡情緒不NG,優雅好過年唷!(文章授權提供/陳俊宇職能治療師)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少年觀護所於1月17日上午舉辦春節懇親活動,由財團法人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佛教普賢護法會承辦,結合在地力量土城區公所與各里里長、新北市更生保護會及新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等公部門,一同辦理關懷少年春節懇親會;財團法人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入所辦理家庭支持課程,提供後追資源協助收容少年家庭。該所張龍泉所長於活動開始前勉勵少年,感謝家長能在嚴寒的天氣下蒞臨參加懇親,給予少年面對面的關懷及實際的擁抱,也是少年最大的渴望與幸福,而當天還有許多的少年享受不到家人的關愛,對此,張龍泉所長也感謝社會的力量。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淨耀大和尚表示,基金會長期推動反毒宣導及入監關懷受刑青少年的工作,自己也入監所輔導教化受刑人35年有餘,為勉勵在所少年,淨耀法師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盼社會的愛心及親人的接納與陪伴,相信所有少年皆能感受到溫暖而走上正途。士林地院姜麗香法官亦蒞臨會場勉勵,並特別關懷沒有家長來的少年,告訴他們法官為何不讓他們回家過年,希望少年要懂得感恩並珍惜親人,一時犯錯都沒關係,只要及時回頭一切都來得及;土城區公所楊志宏區長期許少年早日回到溫暖的家,並於此和家長及少年拜個早年,祝福新的一年順順利利。財團法人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為家屬介紹家庭支持課程,利用預錄影片的方式,請少年表達想對父母親說的話,並於會中播放「內心小語」,也在事先前往少年家中訪談其父母,說出對「孩子的期望」,父母難以啟齒、孩子怯於表達的愛,透過簡單沒多加掩飾的畫面傳達,觸動了彼此真摯的情感交流,均能確切地體認到,愛其實未曾走遠,用心去感受親子間曾經共享的快樂點滴記憶,進而協助收容少年的修復與改善,甚至於「再發現」親子關係,「小彰」鼓起勇氣道出心聲:「很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尤其在自己闖禍後還讓父母四處奔波幫忙收拾殘局。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跟爸爸在家裡院子外坐著一起喝酒聊天。」難得見到一面,久未好好說話,鐵漢般的父親現場聽聞後也不禁落下淚來,相互擁抱,關愛之情表露無遺。「小修」說:「在外面很少在家,因為自己叛逆,會與爸媽唱反調,直到第一次入所接見時看到爸媽斑白的頭髮,才瞭解自負己從前所做的荒唐行為。」;「平平」 入所收容後才知道自由可貴,自己真的錯了且浪費時間,以前不該貪玩亂交朋友,看到姜法官後擁抱哭泣,請法官原諒這次的失誤,回去會乖乖上課、聽媽媽的話,不再晚回家,沒有親人及自由的日子,機關再好都沒有家的溫暖;「阿文」抱著出生才幾個月的兒子猛親,說很抱歉,第四次到少觀所,接下來又要去感化,只有未婚妻獨自照顧孩子,這次看到妻子不辭辛勞帶著孩子前往探視,很有感觸,希望能早點結束回家團聚,不再讓妻兒苦苦的等待。懇親日的這天,鐵窗內似乎不再那麼冰冷,而是多了幾分溫暖。對於家屬未能到場的收容少年,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的志工朋友們也伸出援手來陪伴,減少親情未能滿足的失落感,活動就在父母與子女間的真情交流,伴隨著相互擁抱及淚水中圓滿結束。(法務部矯正署臺北少年觀護所提供)更多上報內容: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相信大家對此都不陌生。全球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人類的生存正在逐漸受到威脅。科學家們已經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對氣候變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除此之外,大家有沒有想過,近些年,紅遍各行各業的機器學習(ML)和人工智慧(AI)可以與氣候變化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由A.I.提供支援的平台對於馬爾地夫(Maldives)人民來說,氣候變化的現實就在他們的門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年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100年,不受節制、約束的碳排放,將推動海平面上升至23英寸。平均海拔不到5英尺的島嶼,雖能有人居住,即使海平面略有上升,藍藍的大海會把他們吞沒掉。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明顯地經歷氣候變化的眼前蹂躪。儘管絕大多數的科學共識,認為氣候變化是真實的,但氣候變化否認主義依然存在,甚至那些現實的人,似乎也常常陷入一個心理陷阱,以為最嚴重的影響,還是遙遠的,未能立即感受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魁北克Mila人工智慧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希望將不那麼遙遠的氣候危機現實,拉近到人們眼前。他們正在創建一個由A.I.提供支援的平台,向使用者展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自然災害,如何會影響他們的家園和社區。目標是對氣候變化,如何使社區的人們,走向有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使人們能夠就其燃料,應對迫在眉睫的危機,做出更明智的決定。下面這張全球性的「氣候條紋」圖,是雷丁大學的埃德·霍金斯(Ed Hawkins)教授的工作,他一直在尋求更清晰的方法來傳達有關氣候變化的問題,並開始進行對話,以尋求解決方案。每行彩色像素是一個國家在其區域內彼此堆疊的溫度記錄。藍色部分表示天氣比較涼爽;紅色表示溫暖的天氣。最左邊的是1900;最右邊是今天。表示整個星球變得越來越熱,特別是近幾十年來越來越熱。圖/李界木提供霍金斯教授嘗試了不同的方法來渲染這些地區的全球數據,並偶然發現了有色條紋的想法。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我從中學到的是,您不需要數字就可以傳達信息。顏色可以做到這一點。」人們已經將這些模式轉變為可穿戴的服裝、領帶、連衣裙、套頭衫和綁腿。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某人甚至將特斯拉電動汽車塗成條紋。Mila的博士生維克多·施密特(Victor Schmidt),他認為當我們只提到偏遠地區和北極熊時,人們很難與氣候變化聯繫起來。但氣候變化的後果太多了。這將影響社區和每個人。他希望能説服更多人瞭解這一點,並要他們實際採取行動。他建立Mila 的視覺化氣候變化平台,旨在向人們展示,如果我們不盡快大幅削減排放,那有未來。類似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海平面上升檢視器,它提供了一個空中視角,海洋或海岸將上升,視覺化氣候變化將允許使用者輸入街道位址,看看會發生什麼自然災害。該平台首先關注洪水問題,然後再處理更難以描述與氣候變化相關的事件,如野火。Mila 團隊使用圖像到圖像的轉換演算法,將從 Google 街景拍攝的照片轉換為描繪洪水後果的照片。他們使用生成對抗網路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 來訓練系統。首先需要大致瞭解GAN的運作模式:這裡面有兩個需要被訓練的model,一個是偵探(Discriminator network),另一個是工匠(Generator network);我們姑且稱之為偵探和工匠(也有人稱畫家與鑑賞家):我們現在手上有真的data,工匠要做的事就是偽造出假的data,而偵探則是要分辨現在給他的data是真的還是假的,並且會給出一個回饋。Mila的GAN 的工作方式是將兩種演算法相互點空,一種演算法生成圖像,另一種演算法嘗試猜測該圖像是真還是假。通過這種方式,第一種演算法創建更逼真的圖像,作為第二種演算法挑戰它更好地執行。該組織在2019年8月推出了氣候Pix(ClimatePix)應用程式,從公眾那裡收集圖片。鷺、魚、乾旱、飢餓、脫水、熱、破裂。圖/Max Pixel自由分發的圖片施密特和他的同事們並不自稱是氣候科學家,他們的平台在科學上並不精確。相反,他們看到自己作為溝通者的角色,説明人們解讀最新氣候科學的預測。Mila 團隊希望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警鐘。他們希望整合資源,指導使用者解決氣候問題的方法。人工智慧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其他地方正在努力利用A.I.更直接地處理氣候變化問題。與此同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大衛·羅爾尼克(David Rolnick)正在領導氣候變化協會,他創立了一個支援機器學習解決氣候危機的組織。他說:「在機器學習中起作用的工具在應用於氣候變化問題時可以產生巨大影響。」2019年6月,Rolnick和他的同事發表了一篇題為《用機器學習應對氣候變化,Tackling Climate Change with Machine Learning》的論文,其中介紹了A.I.可用於説明減緩氣候變化、復原力和適應的各種方法。演算法可以説明向城市規劃者提供有關洪水的資料,例如,説明開發更高效的電池,或説明優化交通網絡。他也說「機器學習不是一顆銀彈。它不會突然進來,並解決任何問題。氣候變化行動有許多方面,機器學習是神聖的不適用。氣候變化A.I.背後的人們堅持認為,這項技術被認為是解決氣候影響這一複雜難題的一部分。」該論文提供了13個可用於機器學習的領域,包括能源生產、CO2搬家、教育、太陽地球工程、還有金融。在這些領域中,包括更多節能建築、創造新的低碳材料、更好地監測森林砍伐和更環保的交通運輸。然而,儘管有潛力,羅尼克指出,這是早期和人工智慧不能解決一切。儘管這可能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它正在為這個問題帶來新的見解。這裡有三種方法可以幫助機器學習應對氣候變化。更好的氣候模式人工智慧還可以從大量複雜的氣候模擬中挖掘出新的洞察力。從改進對極端事件(如颶風、古氣候學)的預測,比如利用冰芯、氣候降尺度等收集的數據來重建過去的氣候條件,或者使用大規模模型來預測天氣,以及天氣和氣候的社會經濟影響。顯示極端天氣的影響發布一款應用程式,向個人展示他們的社區和住宅在未來的氣候變化結果可能是什麼樣子。測量碳的來源碳追蹤機構是一個獨立的金融智囊團,致力於實現聯合國的目標。防止新建燃煤電廠。通過衛星圖像監測煤廠的排放,碳跟蹤器可以利用它收集到的數據,來說服金融業,碳工廠是無利可圖的。這些舉措是在關鍵時刻採取的。加州野火燃燒,威尼斯洪水氾濫時。海洋對運河城市的侵蝕,並不陌生,但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溫暖的海洋,壯大風暴,潮汐高度足以淹沒威尼斯廣場,現在這種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頻繁發生。威尼斯十大潮中,有五個是在過去二十年發生的。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公眾可能不需要一種演算法,來向他們展示氣候變化的模樣,他們只需看看他們的前門就知曉!預測未來之所以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個重大技術進步,是因為人工智慧在預測分析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處理成千上萬個數據點生成的大量信息,人工智慧能夠增強甚至挑戰人類的決策能力。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人工智慧可以在加強氣候預測、破解如何分配可再生能源以及在能源方面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分析來自世界各地的傳感器、儀表和監視器頻繁產生的大量數據,人工智慧可以快速、自動地發現模式,為科學家描繪出一幅關於地球如何變化的非常精確的畫面。幾十年來,人類主導的研究已經確定了氣候變化,證實了確實正在發生,並研究了影響它的因素。人工智慧具有分析大量的數據的能力,因此有更多的生態變量,遠遠超出人類的能力,如果沒有人工智慧,可能會錯過關鍵模式。通過利用人工智慧,人們能夠以高度準確的視角了解地球的當前狀態,從而迅速採取行動,並更有效地開發氣候模型,從而為決策者提供信息。例如,使用識別熱帶氣旋、颶風和其他天氣情況的基於人工智慧和基於機器學習的算法,可以減少造成破壞的可能性。預警和對時機的更準確預測可以使受影響地區的人們迅速做出反應,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拯救生命。結語近幾年,ML和AI被捧上神壇,似乎什麼問題都可以用ML和AI解決,這顯然是不夠理智的。ML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它也不是總是有效的,只是在一些場景下它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好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ML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方法,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可以通過跨領域的方案融合,達到更佳的效果。對於ML和AI的應用探索,更需要結合更多的領域知識,構建可解釋性更強的模型,去做更好的服務人們的需求。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南一名25歲女子因為上吊的眼角、厚唇和滿臉痘痘的膚況,不僅求學時期沒什麼朋友,連相親時都頻頻被打槍,因此她豪砸約43萬新台幣整成「逆天美女」,最後還閃電嫁給交往僅半年的富二代男友,瞬間變成人生勝利組。不過她整形後的人生有悲有喜,起落極大,充滿戲劇性。郭金鳳來自越南一個普通家庭,她從小就長得「欠人緣」,像是有超厚的香腸嘴與滿臉痘疤,讓她每次相親都被對方拒絕,傷心的她拿出3億越南盾(約新台幣42萬)來整形,從下顎、牙齒、鼻子等地方進行大修整。手術過程非常成功,之後的郭金鳳完全是脫胎換骨。郭金鳳很快就認識了一名富二代,兩人奉子結婚。不過婚後不久丈夫就開始劈腿,這段婚姻只維持了5個月。生下一個女兒後,兩人離婚,讓她在臉書感嘆寫下「男人的承諾不要聽...。」離婚後,郭金鳳開始經營起社群,在臉書上PO文並敘述自己瘦身成功的故事。她的體重曾一度來到60公斤,還有粗壯的大腿和水桶腰。瘦身後,體重不到50公斤。郭金鳳的PO文引發熱烈迴響。許多網友都希望郭金鳳能分享廋身秘訣。郭金鳳如今住在胡志明市。盡管不是明星,但因為出色的外表和曲折的人生經歷,她在越南可是一名相當知名的網紅。更多 CTWANT 報導《寄生上流》再破紀錄 榮獲美國演員工會最佳整體演出大獎耳環照也登熱搜!歐陽娜娜遭疑買榜 陸網砲轟:很招人煩蔣偉文演《橋牌社》激出愛國情操 製作人要他「披著國旗睡」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會帶來許多代謝相關疾病,研究也發現會提高罹患卵巢癌、胃癌、肝癌、胰臟癌等13種癌症的風險。國人十大死因中絕大多數也都跟肥胖有關,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在在顯示肥胖早已不只是外觀的問題,肥胖對健康的危害必須正視及處理。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執行長楊博仁,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談到,減重手術其實已經行之有年,但過去大家對於減重手術不是那麼容易接受,因為是採傳統開腹手術,傷口長達1、20公分,加上患者本身因肥胖多合併有呼吸、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疾病,術後併發症和死亡率較高,所以願意接受手術者很少。.embed-container {position:relative;padding-bottom:56.25%;height:0;overflow:hidden;max-width:100%;}.embed-container iframe, .embed-container object, .embed-container embed {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width:100%;height:100%;}不過1990年代後期,腹腔鏡手術興起,減重手術不必再「開腸剖肚」,只要在肚子打幾個洞就可以完成,且手術方式也朝向效果更好、併發症愈少的方向改進。同時因為肥胖人口增加,現在國內每年接受減重手術者約有3千人,全球每年則有70萬人之多。臨床發現,病人在接受減重手術後,許多新陳代謝疾病,包括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都可獲得良好的控制,而且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術後一、兩天,體重尚未明顯下降時,就會快速改善。許多醫界最高標準的「隨機分配臨床試驗」研究也發現,9成以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藥物劑量可以大幅降低,甚至不必再吃藥打針。由於其有效性,國內的糖尿病治療指引已於2016年將減重手術列入。至於減重手術為何可以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其確切機轉尚不清楚,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不過,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體型有胖有瘦,臨床發現,減重手術改善糖尿病,對於體型肥胖的病人較有效,所以目前醫界建議BMI37.5以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亞洲人可優先做手術治療;BMI 32.5以上或27.5以上但血糖控制差,也可以考慮手術;BMI小於27.5以下就不建議手術,因為效果不好。減重手術最早從1950年代問世後,不斷有新的術式發展出來,目前的「主流」有兩種,一是「胃袖狀切除」,即是俗稱的「切胃」或「縮胃手術」,選此種手術的人較多,約佔70%;另一種是「胃繞道手術」,大約佔10~20%。縮胃手術:切掉7成胃 術後吃3顆水餃就飽了作法是把胃大彎處大部分的胃切除,只留下30%左右的胃,剩下的胃細細長長、像袖子一樣,因此又稱為胃袖狀切除手術。術後胃的體積剩下約150~200c.c.,大概就像養樂多瓶大小,病人也因此食量大減,通常一餐約吃3顆水餃就會飽了。因為手術後胃容量大幅減少,且胃飢餓荷爾蒙(ghrelin)分泌降低,飢餓感也會減少,病人於術後1年大概能減少四分之一體重,或是超重體重的60~70%,成效相當不錯。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胃袖狀切除術後,胃腸道的蠕動和荷爾蒙的分泌都有改變,對於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胃袖狀切除手術的患者如果沒有偏食,術後較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手術併發症約3%、死亡率約0.1%。胃繞道手術:食量變小、吸收變差 減重效果最好胃繞道手術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自動縫合器」將胃分隔成大小兩個部分,讓食物只會經過小胃,大胃雖無食物通過,仍保留體內。小胃的容量約30~50c.c.,病人只吃一點點東西就有飽足感。第二部分是改變小腸的結構與方向,將小腸繞道並與小胃接合,讓150~250公分的小腸沒有正常的消化吸收作用,如此經由食量變小,吸收長度減少的雙重效果,是目前減重效果最好的一種手術。常用的胃繞道手術有「Y型胃繞道」以及「單接口胃繞道」兩種術式,單接口胃繞道手術較為簡化、風險稍低,但可能會有膽汁逆流的問題,兩者減重成效差不多。接受胃繞道手術的患者,第一年約可減少30~35%的體重,或是超重體重的70~80%,減重與治療糖尿病的效果,都是減重手術之中最好的一種。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一好就沒兩好」,患者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和微量元素都會缺乏,易產生貧血、骨質疏鬆及相關缺乏的病症,需長期補充鐵、鈣、葉酸、維他命B群等營養素。此外,由於胃繞道手術較複雜,術後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比胃袖狀切除手術高,併發症大約6%、死亡率約0.3%。那麼「該選擇哪一種減重手術?」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建議病人依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決定。整體來說,不論是胃繞道或胃袖狀切除手術,長期追蹤的結果,可達到減少15~25%體重的效果,減重成效的顛峰是術後一年到一年半左右,之後體重會些微回升。有些患者因為嚴重復胖,或是胃食道逆流、嚴重貧血或其它不適症狀,需接受再次修正手術。在減重技術及器械不斷進步的情況下,未來可望有更新的治療方式,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目前歐美國家已開始運用胃鏡進行減重治療,不須開腸剖肚,提高患者接受度,未來台灣也可望引進,對患者而言不啻為一項新選擇。此外,要提醒的是,減重手術只是一個減重治療的開端,術後仍需搭配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的調整,才可有效降低體重,改善健康。手術適用對象:病態肥胖或肥胖合併相關併發症由於肥胖危害國人健康甚鉅,健保署已經將減重手術列入給付項目,不過現行給付條件為BMI超過40(病態性肥胖),或超過35(重度肥胖)同時合併高危險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 其它條件包括:1. 在接受減重手術前,需經運動及飲食控制在半年以上。2. 年齡在18~55歲間。3. 無其他內分泌疾病引起病態肥胖。4. 無酗酒、嗑藥及其他精神疾病。5. 精神狀態健全,經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這是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1991年訂出的標準,已將近30年前,不合時宜,醫界希望健保能夠重新檢視、放寬標準。另外也建議,如果肥胖病人合併有控制不良的肥胖相關併發症,就可以考慮接受手術來治療肥胖及其相關代謝性疾病。如果不符合上述健保給付條件,需自費接受手術。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全國足協改組滿週年過去,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仍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新的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呢?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費心思,花大錢來改造足球根本,方有可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再次強調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講白點挽救我們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讓發哥興起新闢系列專題連載的念頭,先從現在陸續以「引爆職業足球路」系列,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該如何堅實邁出去。重溫日本足球明治維新之道(上)那我們重新溫習一下「日本足球的明治維新」典故吧。先看這段網路往事:一個世紀前,日本足球還是中國足球手下敗將;30年前,日本人仍仰視著中國為「東亞巨人」;20年前,日本與中國同在職業化路上蹣跚起步;今天,日本男足提出了「2050年奪取世界盃冠軍街 」的目標,而女足已然驚豔綻放,提前奪得2011年德國世界盃冠軍!上世紀的30年代日本男足經歷「柏林奇蹟」後的沉寂,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男足奪銅的曇花一現,隨後無可救藥的「恐韓」頑症,「杜哈悲劇」中的淒美凋落,泡沫經濟的崩潰打擊,德國、巴西世界盃的滑鐵盧……日本足球百年來走過的是一條沉浮跌宕、艱難前行,卻從來不乏奮鬥、思考、自尊和自強之路。沒有捷徑,更沒有奇蹟。今天讓世界側目的日本足球,正在一次次的在淬火中迎來涅槃……瞭解對方是一種態度!瞭解自己是一種責任!相互學習是一種高度!1873年(明治六年),英國海軍少校道格拉斯在東京築地的海軍訓練所為日本海軍傳來了足球這項運動。明治時代日本的高等師範學校引進的足球遊戲,是日本人與現代足球的首次邂逅。從此,這個遠東之地也開始能夠品嘗正宗的足球樂趣。這項運動很快就在日本各地鋪展開來,並且一轉眼,已是匆匆百年。最早接納足球這項運動的是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現築波大學)。「日本現代足球鼻祖」坪井玄道就是這所學校的教授。正本溯源,也許是一種歷史的巧合,足球在日本最初的搖籃,正是校園。與現代足球發源地英國一樣,足球同樣起源於公學校園。1960年12月,「日本足球教父」日本足球史上第一位洋教練德國人克藍瑪登陸日本。他充滿哲理座右銘:「人之目之所以能睹者,靈魂也;耳之所以能聞者,意念也。」這位德國人閃耀著黑格爾、尼采哲人睿智光芒。克藍瑪語錄:足球,讓孩子成人,讓成人變成紳士。這一場的終場哨,是一下場的開賽哨。技術,是開啟下一個房間的金鑰匙。有了它,足球遊戲就如魚得水,無所不能。好的備戰,是勝利的一半。拜克藍瑪所賜,日本足球在1965年就擁有了全國性聯賽(JSL)。日本足球的引擎從學校足球過渡為企業足球。比1963年誕生的德甲職業聯賽僅僅晚兩年。當時巴西足球三奪世界盃以及戰後日本經濟處於高度成長期的時代特性,促使JSL時代的日本足球在J職業聯賽誕生之前早早進入以師從巴西為主流的「開國」時代,日本足球開始為未來植入技術風格的基因,對技術的信奉卻早已融入了日本足球的血液。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日本動畫片「足球小將」伴隨日本人兒時的成長。三浦知良成為第一個在巴西全國錦標賽上場的日本籍球員。被視為日本動畫片「足球小將」真人版演繹。大空翼的問世創造了輝煌的發行和銷售數位,推動了日本青少年足球的迅猛發展,中田英壽、城彰二以及在南非世界盃上大放異彩的球星本田圭佑不約而同坦言,自己是看「足球小將」長大的,它伴隨著一群日本綠茵場上的男兒,逐漸在世界足壇異軍突起並逐步稱霸世界。這樣的故事情節發展符合日本民眾崇拜英雄、不甘示弱的民族心理,也點燃日本青少年的足球激情。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為昀爸同樣熱愛攝影、深愛爬山的我,對G哥只有崇拜和欣賞。媒體批判、酸民抨擊「比基尼登山客」冒失違法爬黑山,拜託,沒有山是黑的,因為黑的是永遠不願開放、不想用心經營的那顆心!我崇拜G哥,她不畏艱險、勇於嘗試並且實際執行;我欣賞她的專業、認真與自在,有許多特點是我沒有、不敢、也不會!「G哥」吳季芸1月11日從南投信義鄉八通關入山,在信義鄉盆駒山往無雙社路段墜落山谷,求救協尋的結果失溫身亡。許多網路酸民不斷抨擊「比基尼登山客」愛秀、搞怪、冒失違法爬黑山,身為愛爬山的一分子,我非常不以為然。我們都知道台灣擁有世界級特殊的地理環境,四面臨海、高山環境豐富多樣,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條件,台灣的國民有人人會登山、各個諳水性嗎?並沒有!因為政府不重視這些特殊的地理環境,從海洋生態、潛水舟船到高山景觀、登山運動…沒有配套設施,遇到狀況就是封山、管制、禁止進入…,最好民眾都乖乖在學校公園運動中心活動,不要靠近台灣這些讓全球驚嘆的自然景觀,這樣政府相關單位就省得規畫、建設,學校也不用推廣、家長也不需教育,落得大家都省事。G哥身亡新聞一出,藏在鍵盤後面各種「高見」紛紛出爐。酸她穿比基尼愛現、獨攀違法爬黑山活該…,試問,這些出意見的網友爬了幾顆台灣大山?稍微了解吳季芸的人就知道,她的登山專業技能或許不是非常高深、攝影技術或許不是最厲害、泳裝照或許並非美艷絕倫,但她就是一個喜歡用遠遠高於常人的登山攝影能力、體力,拍攝下她喜歡的影像跟大家分享。吳季芸做她自己愛做也喜歡做的事情,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勇於自我挑戰,用專業做自己,分享她所見到的大山大景,這有什麼不對、又有什麼好酸的?G哥這趟獨攀有帶衛星電話求援,意外發生也有GPS回報精確座標等待救援,而且有登山計畫書留給山下的友人,求救訊號發出後讓搜救隊可以掌握她的路線、得以有效率搜救,她以完整重裝登山,總總跡象都可以證明她是一位高手級的人物,意外、天候都是致命關鍵,和獨攀或比基尼沒有畫上等號。便宜行事的媒體只會討論她為何穿比基尼登山拍照,不去探討國人登山的許多不合理的規定、不去檢討公務員只會敷衍了事的禁山令、不去深究登山活動的管理辦法流程缺失、不去探究甚麼是官員所謂的違法爬黑山、不去思考為什麼我們政府的組織架構與管理單位現況是救援行動高額花費卻是人民買單?台灣土地不大,如果政府可以善用天然資源發展特色,觀光、體育、休閒多元角度齊發,大家會知道台灣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寶島。如果政府再一昧地只會到處出事就封山、禁止進入,民眾不明究理的只會亂酸,最後這個國家的人民不再勇於嘗試、冒險犯難、突破創新、挑戰自我、忠於自我,這樣一個先「禁」的國家,很難想像台灣會有怎樣的未來?很遺憾看到G哥沒有度過難關、平安歸來,這樣壯闊的大山大景只能留在影像當中無法再更新。希望G哥的事件,可以為這塊土地與人民,帶來一些正向的改變,加油!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晴能源贊助民雄農工足球隊幫孩子圓夢。(記者黃昭博攝)記者黃昭博/嘉義縣報導 為培植更多優秀足球選手,天晴能源(股)公司,為回饋母校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將自109年起,每年贊助民雄農工足球隊新臺幣100萬元作為球隊訓練經費,藉以培植更多優秀選手,6日舉行簽署贊助合約書,由天晴能源董事長葉志忠及民雄農工校長鍾順水簽署,應邀參加有吳鳳科技大學校長蔡宏榮,嘉義縣政府督學張東山,嘉義縣校外會督導葉聰謨,會中由民雄農工足球隊精彩表演,獲與會者熱烈掌聲。葉志忠表示,天晴是嘉義本土企業,自己也是民雄農工的校友,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希望贊助經費強化提升學生競技實力,讓每個選手得到最好的照顧,無後顧之憂專注投入在訓練與比賽上,在未來發光發熱。鍾順水校長表示,民雄農工從101學年度承接嘉義縣足球三級培訓計畫成軍足球隊,成立迄今已在體育署盃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得到6座冠軍,球隊中家庭弱勢的孩子佔很大的比例,感謝天晴能源能提供球隊訓練經費,未來將善用這筆經費作為孩子足球表現的舞台,讓孩子可以藉由體育專長考上理想大學,為自己的未來圓夢。葉聰謨指出,葉志忠董事長是嘉義縣校外會的總顧問,對於天晴企業對教育及弱勢孩子的幫忙,由衷的敬佩,教育是百年大計,他也樂見天晴帶起企業協助教育的風潮。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請回答1988》安宰弘及《陽光姐妹淘》姜素拉合作的新片《獸頭救兵》將於香港2月13日上映。故事講述他們需要重振一家即將停業的動物園,但這動物園裡卻已經沒有任何動物了……因此他們想到了一個妙計,決定讓動物園的職員們一起扮成動物面對前來的遊客!《獸頭救兵》預告一開始就先勾起大家的共同回憶!率先重溫10年前可口可樂的北極熊版廣告,還原程度超高!除了借用可口可樂的橋外,電影還大玩《星球大戰》,安宰弘指樹懶似足星戰的Chewie,吸引一眾《星戰》迷!主角姜素拉、安宰弘、金聖午、全余贇更集體出演早前播出的《Running Man》!四人都極少出現在綜藝節目!在拍攝當日,嘉賓們在比賽開始前接受了事前任務,開始尋找分散在各處的成員們。儘管氣溫低於零下攝氏11,但依然熱情投入拍攝。特別是首次出演《Running Man》的綜藝新人姜素拉表現出極強好勝心,完全是「綜藝新星」,既有新鮮魅力又有熱情!節目播出後,觀眾才發現女神和其他演員原來超玩得,一開場已有爆笑場口,是超出想像的史前大混亂!眾演員更立即登上韓國人氣熱門搜尋!由此可見,《獸頭救兵》可謂專為演員們而設的爆笑喜劇!《獸頭救兵》會在韓國1月15日率先上映,預售票房已榮登NO.1!佔了當地票房22.7%!香港觀眾敬請期待!


doiayn17224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